其他

天才的想象:中医藏象理论!

2017-11-20 周亚东 五味学苑



导读:

中医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,千百年来,为护佑人体健康,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!中医藏象学说,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之一,也是《黄帝内经》中的重要内容,但“藏象学说”深奥有内涵,很多人对此并不甚了解。中医藏象学说具体是哪样的?且看正文分解!





1“藏象学说”是《内经》的重要内容,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之一,它赋予中医理论一系列特点。




藏象学说中的心、肺、脾、肝、肾等脏腑的名称虽然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,可是生理、病理的功能却不完全相同。那么藏象是什么呢?明代杰出的医学家,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张景岳明确定义了藏象,他说:“象,形象也。藏居于内,形见于外,故曰藏象。”可见,“藏象”一词本身具有由外在信息(象)推知内在情况(藏)的方法论的含义,也即中医的司外揣内的方法。医家们在长达数千年的医学实践中对藏象的认识不断深化,现在的许多教材中指出,藏象并不是脏器本身,而是指体内脏器所表现于体外的各种现象。




2中医藏象学说带有直观、思辨、猜测的性质。在解剖学不发达的情况下,医家们忽略了对人体器官进行本体性、结构性研究,而把相互联系最紧密的生理功能、病理表现与体表部分归纳在一起,用“五脏”和“六腑”加以概括。



医家们并不拘泥于内部哪个具体的器官发生了病变,而是放在机体的整体活动去观察。人体的外部病理表现正是体内机能异常时输出的信息。医家们对这些信息进行研究分析,并通过各种治疗手段使机体重新恢复正常。人们无法对脏器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,揭示它们的功能和联系,只能借助猜测,所以夹杂着一些神秘主义的色彩,也没有一个标准和尺度。与之相对,西方的脏器是以解剖学为基础,把脏器看成是分属各个功能的独立单元,界限分明,非此即彼。



3相对西方医学的脏器,中医学脏腑概念的外延要比西医宽泛得多。以“心”为例,中医的心的生理功能为:主血脉、主神明、主汗液,开窍于舌,其华在面,与小肠相表里。



西医中的心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,右心房内的血首先进入右心室,经肺动脉注入肺,在肺内经气体交换后变成含氧血,经肺静脉回到左心房,再经左心室注入主动脉,流经全身组织器官后变成乏氧血,经全身各级静脉汇集到上、下腔静脉,注入右心房。中医与西医最大的分歧在于“心主神明”的认识,中国丰富的语言中有众多类似的表达,如心悦诚服、心花怒放、心慌意乱等,而西方医学随着解剖学、生理学的发展,逐步认识到人的思想、感情是由大脑支配的,与心无关。此外,中医学认为“心主汗液”,西医则认为皮肤汗腺分泌汗液,受植物神经支配,与心脏功能无直接联系。总体而言,中医学中的“心”与西医解剖学中的心完全是不同的概念,是代表一个功能系统的符号,这种定义也使得解剖形态学研究可有可无,中医解剖学的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关联。

本文选自《中医药院校特色通识教育读本:品读中西医文化》(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,周亚东主编),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
经典为基,临床为本

医路漫漫,初心不忘

坚持虽难,诸君为伴

- END -

回复“学习”两个字即可加入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